Search

什麼是性教育?讓孩子在愛與尊重下進行情感的交流

天生兩性,有男有女,這邊不討論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什麼是性教育?讓孩子在愛與尊重下進行情感的交流

天生兩性,有男有女,這邊不討論第三、第四,以至其他性的可能性,就單純從兩性的差異與相處討論。

孩子大了,要不要進行性教育?父母好像很尷尬?很為難?很不知所措?又覺得不可逃避?到底該怎麼辦?

看起來很難,說穿了,性,就是生命的源起,那是愛、尊重、與情感的交流。我們只要釐清事情的根本,就可以很自在的跟孩子談性。

一、嬰幼兒時期

嬰幼兒時期的孩子,就要告訴他要愛自己的身體,不要用手亂摸外生殖器,因為上面有洞口,手上的細菌從洞口跑進去,會讓自己生病。

孩子很聰明,只要跟他說過幾次,他就不會因為好奇,再亂摸。同時,要告訴他尊重,穿衣服遮住的地方,不能給別人摸,別人要尊重他的身體,他也要尊重別人的身體。

帶過嬰幼兒的父母,應該都嘗過,失去隱私權的日子,上廁所不能關門,孩子看不到媽媽,會哭。

我的兩個兒子,很小就知道女生有生理期,因為媽媽沒有隱私的時間和空間。

從小就知道兩性身體有差異,結構有不同,他們就不會再那麼好奇,也懂得體貼與尊重。

二、國小時期

國小時期的孩子,其實就開始會「喜歡」異性,不要懷疑,這是普遍現象。

喜歡人,是好事;被人喜歡,也是好事。我都跟孩子們說:「有人喜歡你,表示你們身上,有優秀的地方,心裡要謝謝喜歡你的人,但你不一定要接受對方的喜歡。」

現在的女生,很大方,很敢「追愛」。兩個兒子,在小學中高年級,就收到情書或被告白,雖然讓我驚訝,但我就開始跟他們分享,自己成長遇過的故事。

家裡缺愛的孩子,比較容易早戀,在電視節目的推波助瀾之下,小女孩也開始躍躍欲試,想談戀愛,家長真的要留心。

在這個階段,跟孩子說,要多交朋友,大家要一起玩,一起學習。父母要多注意孩子的交友狀況,一定要告訴他保護自己的身體,不要單獨和異性外出。特別是小學高年級在家缺愛的女孩,很容易受網路世界的誘惑,再加上幻想,後果會是一場災難。

如果,發現孩子回家會說一些奇怪的話,或不正確的性觀念與知識,先聽他說完,再讓他想一想,同學這樣說的內容,對不對?好不好?

好多年前,帶四年級的課,課程上完後,問學生想看什麼,老師可以播放,一個男學生說:「看A片!」我問:「你知道什麼是A片嗎?」他說:「不知道。」我說:「A片,這個A是Adult這個字的簡寫,Adult是成人的意思,你還沒有成人,不要急著長大,急著說自己還不懂的事,知道嗎?」他說:「知道了!」

朋友說:「有一次老師打電話給我,說孩子在學校說起限制級的內容,她叫我們不要讓孩子不小心看到不該看的影片,我覺得很奇怪,我們不會看那些東西,結果,孩子放學後問他,才知道,他只是聽到別人說,就學著跟著說,自己也不懂意思。」

很多知識,在孩子們的嘴上,口耳相傳,孩子根本不懂,但發現一說,大人好像會很緊張,這倒讓他們覺得興奮,有趣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大人先不要緊張,聽孩子說完,再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,正確的觀念和知識。

如果,你家有大人,對看限制級的內容有嗜好,一定要讓他們把內容收好,不要讓孩子看到,保護孩子,是大人的責任。

三、青春期

青春期的孩子,在學校都上過基本的性知識。當他們的荷爾蒙開始到處亂竄,也許會竄出火苗,擦出火花,大人不要急著滅火,先聽聽孩子怎麼說。但是,還是要強調孩子要愛自己,尊重自己的身體,也要尊重別人,保持跟外人,身體上的界線。

關於女孩的生理期,我們未來family官網內,有一位作者,王理書的「小女孩長大了,好奇有關身體的秘密,媽媽這樣告訴她」寫得溫暖神聖,朋友們可以去官網查詢閱讀。

以前在國中時期,被編到特優升學班,一個年級,男女各有一班,隔壁班的男生,想邀我們出去玩。班導師語重心長的說:「男生女生有生理上的差異,女生的器官,包在裡面,比較好控制,男生的在外面,如果他們控制不住時,妳要怎麼辦?不要單獨跟男生在一起。」

那個時候,女生的心思也單純,只想考上理想的高中。但現在的女孩,真的是電視看多了,到球場上打球,是去物色對象。

有個朋友,兩個兒子分別讀大一和高二,她突然若有所思的說:「我在想,我要跟兒子們溝通一下,如果,他在情境使然下,不小心和女人發生性行為,那女人又不小心懷孕了,但兒子並不愛他,卻要因為要負責任,要跟那女人結婚嗎?」我問:「這種狀況,會很容易發生嗎?」她說:「妳不知道,現在女生韓劇看多了,喜歡追男生,沒事碰一下,抱一下,甚至親一下,女生覺得沒什麼,但她們不知道,男生會有生理反應嗎?」

如果,男女不是因為相愛,而發生了性行為,女方又懷孕了,雙方要因為孩子,而跟自己並不愛的對象結婚嗎?

這個問題很嚴重,不管你家是男孩還是女孩,或是男女孩都有,一定要告訴他們,要避免在未成年的情況下意外懷孕的唯一途徑,就是不要發生性行為。

世界很有趣,孩子只要對性有正確的認知,在家庭裡,有足夠的愛的感受,懂得尊重兩性的差異,保持足夠安全的身體界線,他們並不會急著想要和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,也不會急著想要談戀愛,或是發生性行為。只是有些孩子認知不足,難免被錯誤的好奇心引導與利用,間接成為加害者或被害者,這不是很冤枉嗎?

孩子在家裡,有愛與尊重的情感作交流,心靈就會富足,就不會想早戀。要灌輸孩子正確認知異性的知識,如果孩子好奇,問你問題,要考量他的年紀,誠實的回答,可以跟他分享,父母戀愛與交往的過程,也要接受孩子會有心儀的對象,只要孩子肯說,才不容易發生,不可評估的風險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